14個月的ET仔,這個月除了體重,其他各方面發展頗快。

體重

似乎沒有怎麼增加,實際上,他都吃很多,就是不加磅bth_a073

下個月看醫生就知道什麼情況。

高度

沒有認真量度,但Sam公公在家某個地方有個刻表,說ET仔有高了大概3 公分

牙齒: 12

wpid-20150313_071623.jpg

根據這個表,ET仔紅色,橙色和藍色都出齊了。

baby-teeth-order

因為開始多牙,嘗試把刷牙加入睡覺前的routine。

其實也不太刷得到,基本他會搶走牙刷,自己咬和玩。

但叫先讓他養成習慣。

暫時只是睡前,因為早上時間太趕,比較難連早上也做。

wpid-20150313_213922.jpg

語言:

依然喜歡爸爸爸爸地叫,要他叫媽媽是打死都不叫,除非要Sam媽做某些事才會開尊口bth_a058

新學會的單字 – 奶奶(要牛奶),No (會邊搖頭邊no,但其實不懂實際意思),哥哥(不是每次準),波波

wpid-20150305_083701.jpg

朋友在ET仔未出世前已經介紹過Baby Sign(嬰兒手語), 但Sam媽這個月才研究了一下。

關於嬰兒手語:

嬰兒手語不是聽障手語

由於寶寶的口語器官發育遠比心智發展慢,因此寶寶很自然就會用手指或拉扯來表達他的需求. 但這些簡單的手勢是不足於表達他們所想的與需要的. 我們利用標準手語教導寶寶使用特定的手勢來表達這些日漸複雜的溝通需求. 與聽障手語不同的是..我們跟寶寶使用這些手勢時一定要配合說話,要懂寶寶需要的是溝通,不需要文法, 且要尊重寶寶自行發明的手勢,並配合寶寶的學習方式. 耐心,重覆跟有趣!

中文網頁 – http://www.babysigns.com.tw/
英文網頁 – http://www.babysignlanguage.com/

行為

終於肯自己拿奶樽喝奶!

大概在保姆家其他小朋友喝奶都是爬上小搖椅,ET仔某天突然爬上這張已經鋪塵的搖椅,然後叫嚷要奶奶。

現在每晚只要跟他說,“喝奶奶啦”,他就會自動跑去小搖椅,爬上去坐好等。

wpid-20150308_213114.jpg

爬樓梯!

家裡因為很少要上樓,所以長期用baby gate 防止ET仔和SamSam上樓。

結果,還是在保姆家和Sam婆婆家學會了…

wpid-20150302_215242.jpg

越來越曳!!!

基本上越叫他不要搞,他越要搞 bth_a060

玩具隨便就扔,拖行小吉他,推餐椅,開櫥櫃…

wpid-2015-03-10-16-22-19_deco.jpg

能說出的,不能說出的,都做了!

喜歡把東西塞進各樣盒子

喜歡扯掉自己的襪子,尤其發脾氣時,在車上時…

wpid-20150225_081856.jpg

訓練自己吃飯,ET仔負責丟,SamSam負責吃

喜歡帶這個聖誕頭飾,因為喜歡鈴鐺。

圖中正在看Nursery Songs,基本一開電視就會像被點穴一樣 bth_a066

wpid-20150315_093156.jpg

第一次帶他坐音樂搖搖車,一開始有點不知所措,停的時候好奇怪為什麼會停bth_a068

wpid-20150315_113833.jpg

和SamSam之間的互動,SamSam依然比較避ET仔,但還算ok

wpid-pt2015_03_06_08_30_29.jpg

 

屬於新手媽媽的Sam媽一直都在嘗試各種不同的嬰兒用品,有自己研究的,有看blog推薦的。

一年來,花過很多錢,使用過各種物品,有踩地雷,有買到好物。

於是又自己寫寫經驗,一來希望可以幫其他新手媽媽,二來也幫自己做個記錄。

續上次寫的ET仔的飲用餐具清單,這次寫褙巾/孭帶。

英文叫這種背baby 法叫Baby Wearing。

ET仔一歲後,褙巾相對用少了,但有時還是會。

最開始2 個月前,Sam媽用的褙巾是Sam嫲 DIY的。

基本上就是買2尺布,根據身高裁剪好後,就把最兩邊的布拿起來牢牢綁起(一定要很牢,打死結,否則baby 會掉下來,哈!),斜垮在身上,然後把baby放進像袋子一樣的褙巾。

跟下面這個差不多樣子,但沒有了那個活動的釦。

像小袋鼠的褙巾蠻好用,反正頭2 個月不太外出,只是在家裡或很近的地方走走,這種褙巾很夠用。

而且一開始,baby 也沒有什麼支撐力,喜歡捲縮,這樣褙法對他們來說很有安全感。

網上也有很多DIY 教材教如何加釦(search DIY Sling),香港也有種印尼褙巾都是類似的用法。

ET仔 3 個月大左右不再喜歡在sling,於是baby shower的禮物派上用場。

Beco Gemini

市面上有很多這類的褙巾,例如BABYBJORN和ERGObaby 都是另外兩大牌子。

最後決定Beco是因為幾個特點:

1. 花紋: Beco 有好多不同的花紋,還有比較不那麼女性化的,Sam爸用時也不會太尷尬。

2. 褙法: 不是很多牌子可以有4 個褙法 – 朝內前褙,朝外前褙,側褙,後褙。

3. 新生兒不需要另外買insert (內墊),baby 從7磅到35磅可用。

雖然很好褙,但因為要褙得舒服,所以有很多padding (厚墊),不是褙著baby的時候要帶出去有點佔地方,有點麻煩。

於是又買了類似傳統但改良過的褙巾,英文更是用了廣東話叫法的翻譯,Mei Tai孭帶!

Infantino Sash Mei Tai Carrier

相對Beco,比較容易攜帶,不過對比較小的baby頭部支持不是太好。而且有越褙越有向下墜的感覺!

最後,又見其他人買hip seat 好像不錯,但又不想再買超貴韓國牌,在Amazon 見到這個,於是又出手了(真該剁手)!

Baby Hip Seat Hugger Carrier

Hip seat 比想像中差,或許是因為不是正版(笑)?

Sam媽覺得當baby坐在上面時,要彎腰,或者坐下,那塊板凳的東西都會卡到盆骨會痛!

當ET仔達到一定重量,抱著都覺得手要斷的日子,這個hip seat 的作用相對其他褙巾更有用,因為可以借力,把他抱坐。

有稍微看過其他幾個牌子,網上也有很多比較文章,開箱文,Sam媽就只講為什麼不買的部分。

BABYBJORN Baby Carrier

曾經有看過文章說,BABYBJORN背起來baby看似不用把腿分太開,會比較舒服,但其實是對baby 不好。小朋友的腿應該是越分開越對他們盆骨發展好。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篇: Best Practice Tips for Baby Wearing

Boba Baby Wrap

本來有考慮買這個,不過Sam嫲 DIY了,而且覺得比較難自己搞定,於是就放棄。

ERGObaby Original Bundle of Joy

因為新生兒要另外買insert,所以才沒買。

Infantino Hoodie Universal All Season Carrier Cover

另外還買了上面這個保暖的cover,不算很厚,但價錢ok,所以也買了(再剁手)!

Baby wearing 對於Sam媽來說是甜蜜的負擔。

從出生到會走會跑,不再肯被抱的日子很快就到,只要ET仔還肯讓我背,就算很重,還是會把他背著。

wpid-dsc_2971.jpg

雖然某大公司主席說旗下網站不賣假貨,各大用戶和網民都紛紛舉證,Sam爸更是超級反對派。

Sam媽自己沒有淘過,看著不少東西的價錢確實是“跳樓價”,“動心價”,也確實有心動過。

不過因為反對派的聲音比較強大bth_a097,一直都沒有動手過,直到ET仔出生。

雖然說小朋友的東西更加要小心淘,但最終,Sam媽還是出手了!bth_a065

去年回廣州前,拜託表弟幫忙淘了個媽咪袋。

美國是有不少牌子,一直都看不中,而我們自己也已經有個單肩Columia

但Sam媽一直都想要個雙肩的。

用了幾個月(也不是經常用),覺得還是不錯,可以推薦一下。

牌子叫WaaPaa

雖然介紹不含這樣那樣化學品,一打開包裝袋的時候,還是有一道很重的塑膠味。

taobao3

所以用之前,Sam媽有放一邊,等氣味淡一點才用。

taobao2

Sam媽心目中一個好的媽咪袋/尿片袋最重要是容量!

其次是分隔

然後是重量

Waapaa 的容量和分隔都做得不錯

taobo4

前面有一個有魔術貼的小袋,兩邊有側袋

taobo5

taobao6

一個Sam媽從來沒有用過的功能

taobo7

有好幾種顏色和印花選擇,這個是Sam媽的選擇。

taobao1

這個媽咪袋的設計不錯,前面有點弧度彎出,相對的空間容量增加了。

肩帶和腰部位置都有padding,背起來很舒服。

面料是防水料,弄髒了(有小朋友這個是常事)也很容易擦掉。

唯一就是重量,大概因為有padding,所以就算東西不多,重量也和一個大的North Face背包差不多,可能輕一點點。

除了用作媽咪袋外出外,Sam媽經常用這個袋帶公司的手提電腦出入,因為padding support,對電腦和對身體都有足夠的支持。bth_a143

忘記確實價錢,好像100RMB 左右,不介意淘的媽咪,可以考慮一下!

 

過了1歲的ET仔,不再叫BABY,正式成為toddler。

20150202_082217

脾氣和性格也慢慢開始跑出來…

似乎遺傳了Sam媽的倔強,只要不喜歡的就打死也不要/不做,你這是來討債的嗎?

20150208_092810

身體

重量好像沒有大變化,就是不停地流口水。

沒錯,還是繼續。

20150131_181106

然後發現,原來是下面剩下的那隻門牙要出之外,有一隻虎牙也開始冒出來。

由於用手摸他牙肉會被狠狠地咬(沒錯,是會咬到整個手指凹一塊的那種!),所以一直沒有特別去檢查他牙齒的狀況~

大部分時間飲全脂牛奶,會先放入奶瓶,暖一下奶再喝。本來醫生是建議用吸管杯喝奶,但ET仔似乎不太喜歡,所以先緩一緩轉杯的變化。

終於肯自己拿奶瓶喝奶,不是每次肯,但不抗拒。

20150202_212005

試過新的食物有: 牛肝,雞肝/雞心,蛤蜊/蜆,栗子,蝦(身上有少少紅印,應該是有點敏感,會暫時不吃)

喜歡吃水果,尤其草莓,桔子,比較甜的一類。

終於學會從Snack cup裡面拿snack。片中是剛開始會,現在已經完全Master,還會跟SamSam分享!

可以自己吃food pouch

wpid-20150124_150851.jpg

嘗試讓他自己食,但完全不受控制。

遇上喜歡吃的,如果面前有一堆,他會不斷塞進口裡;遇上不喜歡的,就不停扔到地上。

 

丟碗丟匙是習慣的戲碼…

20150124_090606

圖中的墊(EZPZ)可以放入洗碗機,吸盤的力不錯,但放在IKEA的high chair 有點太大,所以吸力相對減少了。

行為

每晚睡前會看大概2 個廣東話兒歌youtube,但通常都會哭,不肯停。Sam媽很堅持,不能放任看太多,所以就由他哭。

  • 聽”Head, Shoulders, Knee and Toe”的兒歌會拍自己的頭,其他不會。
  • 聽”If you are happy”會拍手和動一動腳。
  • 學會從Snack cup 拿snack 出來
  • 和他說,“無啦 ”,會攤開手板表示(不是每次)
  • 到新環境,見到人會有害羞的情況出現,大概要5-10分鐘warm up。
  • Sam爸有時大聲話SamSam的時候,會怕,會哭。
  • 開始不停口地說BB話,對要求他的事情開始比較多反應。
  • 會拿掃把,會開櫃門,玩房門

進入探索期,喜歡什麼都碰一下,拿一下。

20150207_225801

基本上是不會停,除非給他食物!

又或者告訴他要讀書,他就會自己跑去小凳,爬上去坐好。有時候叫他去坐好,他也會蹬蹬蹬地跑去小凳,好好笑~

20150209_204858

聽到音樂會嘗試跳舞

最愛跑去大門,明明看不見外面,也沒有什麼都係可以拿來玩。

20150125_130610

這個冬天凍得誇張,又破20年單日低溫記錄。(究竟Sam媽這生人要遇上多少次破紀錄的事?!)

ET仔變成機器仔,因為身上太多layer,走起來像機器人!

20150216_090145

另外,依然平日在保姆家吃得比較好,經常聽到姨姨說不夠吃!

姨姨會給自己的東西這個外星人。

但週末就比較不肯吃,估計是因為有其他小朋友,有peer pressure~~~

20150210_081547

關於全脂奶

雖然醫生說喝不喝organic 是個人選擇,但Sam媽覺得,既然能力所在,那就給好一點的。

但原來,牛奶也有很多很多講究,尤其所謂的organic。

The Cornucopia Institute 是美國一個通過對農業和糧食問題作出研究和調查,以提供農民,消費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信息的機構。

他們會定期對市面上不同農場和產品調查,再和公眾分享評分。

參考乳製品評分的報告,而又比較容易買得到的牌子,Sam媽選擇了Organic Valley。

他們其中的一款全脂牛奶還有添加Omega 3

organic valley DHA

另外還有一個牌子,Stonyfield 的評分也是不錯。

最好的就是,這2 個牌子的牛奶盒上都有瓶蓋,不會像其他牌子的只能開盒邊,保持盒中的牛奶不會被雪櫃裡的其他食物味道侵進。

暫時還有一個未解決的問題是如果要帶牛奶出去,應該怎麼辦。

現在外出是帶著Stage 2的奶粉,兒科醫生有建議買Horizon 的小包,但根據The Cornucopia Institute的報告,這個牌子似乎不太合格。

最近發現Organic Valley也有小包,但不容易買得到,要再研究一下!

***

關於food pouch

Sam媽依然注重牌子,organic為主。

牌子也還是那幾個: Happy Baby (現在是Happy Tot了), Plum’s,Earth’s Best。

有一段時間,ET仔不肯乖乖吃飯,結果讓他手裡拿著一個food pouch,問題就解決了!

其實這幾個牌子都相對比較貴,尤其Toddler的配方,基本是比Baby 貴30% 到50% 不等。

 

 

張氏一家恭祝大家羊年

三(羊)開泰~

(羊)(羊)得意~

喜氣(羊)(羊)~

新春飛(羊)~

wpid-20150214_101118_mh1424262694184.jpg

恭喜發財! 龍馬精神! 心想事成! 萬事如意!

wpid-20150215_235157_mh1424236685939.jpg

去年ET仔剛出生不久,Sam媽又坐月中,所以新年沒有怎麼搞。

今年就準備多一點… 雖然在外國還是沒有什麼過年氣氛,但已經盡力啦!

銀柳比想像中平,圖中所有只要$5 美元

蘭花就比較貴一點,但價錢都沒有比平時貴很多,只要$15

wpid-20150214_221642.jpg

年三十團年飯,Sam媽自己一手一腳做:

  • 豉油雞
  • 茄汁蒜蓉蝦
  • 清蒸鲫鱼
  • 炒芥蘭苗

要知道,Sam媽從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現在能做出這樣一桌菜,實在難得!

wpid-20150218_201537.jpg

廣東人的團年飯是要做一桌菜,然後留下年初一再吃,尤其魚,取其“有餘有剩”的意思。

兒時的年初一更加是不煮新菜,只吃剩下的,外加之前做好的素菜。

團年要吃豐富,初一反而是清淡~

在美國,如果不住在唐人社區,基本上是一點新年氣息都不會有。

但反而,自己會堅守新年的習俗(也不是全部…)

必守習俗包括:

  • 年三十晚一定會在午夜12點前洗澡
  • 除夕夜必定有新的衣服(或者內衣褲)
  • 壓歲錢自然要在新年前給,還會壓在床下
  • 年初一絕對不洗頭(好像有一年有特殊情況,但還是挨到午夜後才洗)

ET仔自然是穿新衣服(媽咪愛買的籍口)

wpid-20150218_220905_mh1424315909808.jpg

SamSam 當然也有利是,但這狗還是比較想睡的說。

Sam媽說,那就折現吧,買玩具買零食! XDDDDDDDD

wpid-20150218_223533.jpg

連年假都不會有的紐約,年初一也就不會拜年啦!

無聊的媽,在公司的電腦也搞了一點新春氣息~

wpid-2015-02-18-09-32-56_deco.jpg